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擬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。這標志著中國特殊經濟區(qū)域創(chuàng)新試驗進入“自貿港”時代,海南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。這一政策不僅重塑海南的經濟格局,也將對中國經濟及汽車產業(yè)產生深遠影響。
根據總體方案要求,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目標是逐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“五自由便利、一安全有序流動”制度體系。其中,貿易自由便利是重點,具有引領自貿港制度建設全局的基礎性和標志性意義。在貿易自由便利制度設計方面,總體方案提出,海南自貿港要建設全島封關運作的海關監(jiān)管特殊區(qū)域,對貨物貿易實行以“零關稅”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。封關運作的核心要義是建立“‘一線’放開、‘二線’管住、島內自由”的海關監(jiān)管體系,借助離島物理隔離條件為島內“零關稅”進口提供必要政策環(huán)境和制度保障,在確?!耙痪€”高水平放開和島內自由流通的同時管好“二線”,防止大量“零關稅”進口貨物直接流入內地,沖擊國內市場。放開“一線”、管好“二線”是高質量封關運作的關鍵。
1. 中國經濟:高水平開放新標桿
海南封關后,將實施“一線放開、二線管住、島內自由”的監(jiān)管模式,大幅提升貿易自由化水平:
零關稅覆蓋74%商品:進口汽車零部件、生產設備等可享受免稅,降低企業(yè)成本18%-20%。
加工增值免關稅:在海南加工增值超30%的貨物進入內地可免關稅,吸引企業(yè)布局海南。
2. 汽車產業(yè):供應鏈重構與新能源機遇
(1)進口車與零部件成本下降
在海南注冊的運輸、旅游企業(yè)進口車輛可免關稅、增值稅,綜合稅率降幅達30%-60%。例如,原價70萬元的進口寶馬X5,封關后購車成本或降至50萬元。
汽車零部件進口通關時間縮短30%,降低物流成本,推動車企在海南設立生產基地。
(2)新能源車滲透率全國領先
海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59.6%,居全國第一。
(3)本土車企“輕資產”轉型
海南唯一整車企業(yè)海馬汽車放棄規(guī)模擴張,轉向氫燃料汽車和加工增值業(yè)務,利用自貿港政策提升競爭力。
3. 挑戰(zhàn):人才、基建與產業(yè)生態(tài)短板
人才短缺:海南汽車研發(fā)人才儲備薄弱,高端制造人才依賴外省輸入1。
物流瓶頸:瓊州海峽汽渡耗時超3小時,推高運輸成本1。
配套不足:除海馬外無規(guī)模整車廠,零部件本地化率低,供應鏈依賴島外1。
4. 未來展望:差異化競爭,打造全球零碳汽車樣本
海南封關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步,汽車產業(yè)將迎來成本降低、技術升級的新機遇,但需克服資源短板,避免同質化競爭。未來,海南或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及氫能技術的重要試驗場,推動中國汽車產業(yè)向高端化、國際化邁進。
來源:光明日報、新京報、新海南等媒體圖文匯編